五柳头衔岘首碑,六衙昼永且弹棋。
几清案牍书堆满,堂有琴声月上迟。
薄俸无多堪豢鹤,小胥镇日只钞诗。
春风桃李河阳暮,又向湖西看水嬉。
五雅吟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雅吟·其一·吏》是郑用锡的作品,而非白居易。以下是对《五雅吟·其一·吏》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郑用锡(1788~1858),字在中,号祉亭,清朝时期台湾淡水人。他曾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作为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与社会现实,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原文:
五柳头衔岘首碑,六衙昼永且弹棋。
几清案牍书堆满,堂有琴声月上迟。
薄俸无多堪豢鹤,小胥镇日只钞诗。
春风桃李河阳暮,又向湖西看水嬉。诗词赏析:郑用锡的这首《五雅吟·其一·吏》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官员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中的“五柳”指官署中的槐树,象征官员的身份与地位。“六衙”则指的是官府的各个部门,体现了官场的繁忙与复杂。“几清案牍书堆满”描绘了官员处理公文的辛苦,而“堂有琴声月上迟”则表现了官员闲暇时的雅致生活。最后两句“薄俸无多堪豢鹤,小胥镇日只钞诗”,反映了官员生活的清贫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日常官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创作背景:《五雅吟·其一·吏》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晚期,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都处于动荡之中。郑用锡作为当时的文人,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这也是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文学价值:《五雅吟·其一·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清代官场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心态。
《五雅吟·其一·吏》是清代诗人郑用锡的作品,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欣赏到郑用锡的诗歌才华,也可以深入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