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袖双回,歌珠一串。瑶台月下时相见。惺忪言语已魂销,更禁一再秋波转。
万口同夸,千人争看。几曾独对桃花面。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
踏莎行 · 代石甫寄琴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 · 代石甫寄琴客》是清代文学家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下面是关于《踏莎行 · 代石甫寄琴客》的具体介绍:
- 作者简介:
-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和文学家。原名樊嘉、樊增,字嘉父,号云门,又号天琴老人。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历任多个要职,如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及护理两江总督等,而且也是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诗词原文:
舞袖双回,歌珠一串。瑶台月下时相见。
惺忪言语已魂销,更禁一再秋波转。万口同夸,千人争看。
几曾独对桃花面。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诗词赏析:
- 意象丰富:樊增祥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舞袖”、“歌珠”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宴会上热闹的氛围,也隐喻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 情感深刻:诗词中流露出的深情厚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渴望。从“惺忪言语已魂销”到“近来心事冷如簧”,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孤独感。
- 语言优美:樊增祥的用词讲究,尤其是“舞袖双回”和“歌珠一串”,形象地描绘了宴乐场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樊增祥的《踏莎行 · 代石甫寄琴客》不仅是一篇描写宴会盛况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之作。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值得读者仔细品读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