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十咏

一年容易等驹光,又值新秋报早凉。
三径菊花添爽气,半池菡萏吐幽香。
金风飒飒晨初动,玉露霏霏夜未央。
静对书灯浑不觉,晓来霜意满山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物十咏》是清代诗人卢德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一个秋天的静谧与萧瑟之美。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诗歌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卢德嘉,生平不详,但可从其作品《秋物十咏》中窥见他的文学造诣。
  • 时代背景:光绪十八年(1892年)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纂修《凤山县采访册》,期间,卢氏总其成。
  1. 诗歌内容分析
  • 主题探讨:《秋物十咏》主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具体景物如菊花、菡萏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内心的感慨。
  •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秋天的韵味。例如“金风飒飒晨初动,玉露霏霏夜未央”等句子,都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1. 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历史影响:《秋物十咏》被辑录自多个不同的文献中,如《凤山县采访册》、《台湾诗录》等,显示了其在台湾及更广泛地域内的深远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清朝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寄托。

《秋物十咏》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秋天的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