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沧桑感逝波,黔阳西去更如何。
惊心襆被烽尘满,到眼关山战骨多。
驿路有家皆结堡,堠兵无食懒横戈。
知君历遍苍凉景,应有羌村同谷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故国沧桑感逝波,黔阳西去更如何。
惊心襆被烽尘满,到眼关山战骨多。
驿路有家皆结堡,堠兵无食懒横戈。
知君历遍苍凉景,应有羌村同谷歌。
《送刘构臣学博返贵阳时乌江道梗将取道黔西》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创作于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宝五载),当时高适在睢阳。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送君南浦意依依,归去黔中道路迷。
云外楚山千嶂合,江心蜀树几枝低。
水深鱼鸟皆忘命,天阔猿猱长不迷。
若见相门好儿子,丹青图画有谁题?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目的。“南浦”是送别之所。次联写归程之难,“黔中”,指贵州一带。三联写旅途所见,“楚山”即贵州境内著名的苗岭山脉,“蜀树”则是指贵州境内多生长的松类植物。四联写途中所遇,“云外”、“水深”、“天阔”等词都极写旅途之艰险。五联是作者的感慨。六联写归家后的情况。末联以设问作结,希望对方不要忘了自己这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