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周二子墓下作寄怀王山人

侵晨携斗酒,流眺城南隅。
碧波带长麓,寒光清有余。
群鸦一以噪,累累多丘墟。
念彼地下人,生前良我徒。
杨子雕龙手,周生野鹤如。
飘飘两词客,长伴孙太初。
流行随大化,一去无贤愚。
寥寥四五子,后死尔与余。
感此一相酹,沉吟立斯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周二子墓下作寄怀王山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严可均的作品

在探讨《杨周二子墓下作寄怀王山人》时,首先应认识到这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和艺术特点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理解。

从创作背景来看,此诗是在诗人携酒流眺城南隅时所作。这种场景选择不仅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反映出他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如“碧波带长麓,寒光清有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从内容上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通过“念彼地下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尊敬。同时,通过提及“雕龙手”、“野鹤如”这样的词句,诗人不仅赞美了杨子和周生的文学才华,也隐喻了他们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从艺术特点上,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朗诵效果。同时,诗中的“寥寥四五子,后死尔与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死观的独特理解。

《杨周二子墓下作寄怀王山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幅展现清代文人风采的文化画卷。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到严可均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多面性和深度,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