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饯春,同魏滋伯

杏燕修巢,柳莺撤户,春事十分完九。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
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馀春慢·饯春,同魏滋伯丈作》是一首清代诗人关锳创作的词。此词描绘了春季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以下是对该词及其背景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关锳(1822—1857),字秋芙,自号妙妙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关锳自幼聪慧,诗词书画无所不精。她的创作风格以典雅清新见长,她的诗歌《三十六芙蓉诗存》更是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 作品原文
    杏燕修巢,柳莺撤户,春事十分完九。昏昏心上,怕雨思晴,髻也不曾梳就。才得湘帘半掀,便道西园,鼠姑闲开久。剩野塘风紧,晚来吹荡,落花红皱。曾记向、陌上春游,调莺扑蝶,携得双鬟柑酒。因循几日,脂憔粉悴,红得夕阳都瘦。无计留春,不归但把海棠,折来盈手。教侍儿知道,这回春色,零星还有。

  2. 作品鉴赏

  • 此词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杏燕筑巢、柳莺搬家,春天的一切仿佛都已圆满结束。然而,作者的心情却显得有些忧郁,因为害怕下雨而不愿出门,甚至连头发也没有来得及梳洗。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 词中还提到了“曾记向、陌上春游”,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对比。词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春游,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全词充满了哲思和感慨。

《惜馀春慢·饯春,同魏滋伯丈作》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情反思,关锳成功地将自然美和个人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