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丝,风细细。尽是消魂滋味。风细细,雨丝丝。相思十二时。
我忆君,君忆我。两意一无不可。君忆我,我忆君。愁肠似转轮。
更漏子 · 忆云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更漏子·忆云林》是清代词人顾太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一位女子对遥远爱人深沉而复杂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 作者简介:
- 顾太清(1799-约1876),清朝女词人,名春,字子春,号太清。她是满族,精于词学,尤重周邦彦、姜夔之作。与纳兰性德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称。她的词作风格多变,既有咏物、题画的清新雅致,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深情细腻。
诗词原文:
雨丝丝,风细细。尽是消魂滋味。
风细细,雨丝丝。相思十二时。
我忆君,君忆我。两意一无不可。
君忆我,我忆君。愁肠似转轮。
柳烟柔,花影细。谁解个中滋味。
乱愁绪,万千丝。春光能几时。
奈何君,惆怅我。有甚云为不可。
惆怅我,奈何君。流年快似轮。词作解析:
- 抒情手法:顾太清在《更漏子·忆云林》中运用了丰富的抒情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如“雨丝丝,风细细”,既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又反映了相思之苦的深度。
- 意象运用:“柳烟柔,花影细”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词作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 语言特色:该词的语言温婉而含蓄,充满了古典美的气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
- 词作影响:
- 《更漏子·忆云林》不仅作为顾太清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对于情感表达的自由度和深度。
- 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所传颂,成为研究清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
- 文化背景:
- 顾太清的词作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女性社会地位有关。在清朝,女性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顾太清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示了女性在文学领域的独特才华和情感深度。
- 现代传播:
- 随着现代文化的多元化,顾太清的这首词得到了新的解读和传播。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更漏子·忆云林》不仅是顾太清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清代女性文学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氛围和女性的文学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