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春韶随水去。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
蜡烛有心镫解语。泪尽唇焦,此恨消沈否。坐对东风怜弱絮,萍飘后日知何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谁遣春韶随水去。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
蜡烛有心镫解语。泪尽唇焦,此恨消沈否。坐对东风怜弱絮,萍飘后日知何处。
《鹊踏枝·谁遣春韶随水去》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情感交织的诗词,由清朝诗人王鹏运创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天的无限怀念以及对爱人离去的深深思念。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也能进一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对于喜爱中国古典文化和诗词的朋友,了解并深入探索这些作品,无疑能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
春韶:春日的美景。
芳尊:精致的酒器,此处借指美酒。
「换尽大堤芳草路」句:大堤上的路面长出青草,借指阳春已至。
倡条:杨柳轻柔多姿的枝条。
相思树:即杨柳。因「柳丝」与「柳思」同音,故名。 「蜡烛有心镫解语」句:借意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全句明指烛芯于镫中渐渐燃烧;暗喩幽人如蜡烛般待「镫」明了心迹。
唇焦:旧时燃植物油照明,灯芯燃久会将灯唇烧焦。
泪尽唇焦:明指烛泪已尽,蜡烛燃讫;暗喩幽人悲痛欲绝,已然无泪可流。
弱絮:柳絮,此处幽人以柳絮自喩。
萍飘:如萍漂泊。一指柳絮随风漂泊;一指人生无常,前路茫茫。
後日:日後,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