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 几见花飞能上树

几见花飞能上树,难系流光,枉费垂杨缕。筝雁斜飞排锦柱,只伊不解将春去。
漫许心情黏地絮,容易飘扬,那不惊风雨。倚遍阑干谁与语,思量有恨无人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踏枝·几见花飞能上树》是一首由清代诗人王鹏运创作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鹏运(约1849年-1896年),字幼渔,号半塘,又号苍佩山人,浙江钱塘人。他是一位晚清时期的著名词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王鹏运以其精湛的词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而闻名于世。
  1. 诗歌原文
    几见花飞能上树,难系流光,枉费垂杨缕。 筝雁斜飞排锦柱,只伊不解将春去。 漫许心情黏地絮,容易飘飏,那不惊风雨。

  2. 诗歌解析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花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用“难系流光”来表达无法留住时间的感觉。
  • 意象运用:“垂杨”在这里不仅是柳树的象征,也代表了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以持久的主题。而“筝雁”则寓意着人生的漂泊和不定。
  • 结构布局: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比“花飞”与“春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消逝的哀伤之情。最后两句“漫许心情黏地絮,容易飘飏,那不惊风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无奈命运的接受和淡然面对。

《鹊踏枝·几见花飞能上树》不仅体现了王鹏运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认识。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注解

「难系流光,枉费垂杨缕」句:意近于朱淑眞《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筝雁:卽筝柱,筝上系弦的柱子。因筝柱斜列如雁行,故称。

斜飞:卽斜列。

锦柱:同筝雁。

将:随,与。

「漫诩心情黏地絮」句:化自周美成《玉楼春》:「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漫诩,一作漫许,随意夸耀。

飘扬(yáng):卽飘扬。

惊风雨:意为因风雨而受摧残。此代指情绪敏感,心境多波折。

「思量有恨无人处」句:化自苏东坡《卜算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