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胡林翼母联

相夫探及第花,教子作中流柱,两代恩荣,宫保堂前娱彩服;
陟屺折武昌柳,扶榇涉洞庭波,万家哀感,抚军门下怅慈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胡林翼母联》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副对联,其内容为“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这副对联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胡林翼母亲深沉的敬意和怀念。

在探讨这副对联的创作背景时,不得不提到曾国藩与胡林翼之间的关系。胡林翼是晚清名将、政治家,与曾国藩有过深厚的师生关系和战友情。胡林翼的母亲是曾国藩的老师,也是曾国藩的岳母,两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家族联系。因此,当胡林翼不幸去世后,曾国藩作为他的挚友和恩师,自然要为他撰写挽联以示哀悼和悼念。

在解析这副对联时,不难发现其语言的精炼与内涵的深厚。上联“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描绘了胡林翼年轻时勤奋好学,以黄卷青灯苦读为标志,展现出其深厚的学识基础和坚定的志向。下联“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则表达了胡林翼晚年仍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治军有方、品德高尚的形象跃然纸上。整副对联不仅体现了胡林翼一生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曾国藩对其人格魅力的钦佩和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挽胡林翼母联》作为曾国藩对胡林翼母亲的挽歌,不仅是对一位伟大军事将领的缅怀,更是对一位卓越女性人物——胡林翼岳母的敬仰。通过对这副对联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曾国藩的个人修养、历史地位及其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