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
陶母是女中人杰,痛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

【注释】

“武昌居天下上”:武昌是当时全国政治、军事的中心。上,方位词,这里指上游。

“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你(胡林翼)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要整顿乾坤,平定叛乱,收复中原;你要像当年楚汉争霸中项羽那样,挥师南下,横扫千军万马,平定叛乱,收复中原地区,使中国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景象。

“陶母是女中人杰”:陶母(即陶侃的母亲湛氏),以治家严正著称。她对儿子陶侃要求甚严,教育有方,陶侃长大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

“痛仙驭永辞江汉”:你驾鹤西去,永远离开了我们。“仙驭”,神话传说中仙人所乘之车。《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时曾梦见神人说:“黄帝时,西王母将乘白鹿车从西方来。”后因以为帝者之代称。《汉书·郊祀志》:“黄帝时,神人交感,乘龙登天。”又,《太平御览》引《太真科》说:“轩辕之时,西王母降,宾于西王母,帝乃作青鸟而送之。”此二典均谓西王母为帝之配偶。

“感激悲歌百万家”:你逝世以后,全国人民为你举行了隆重的丧礼,你一生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使全国人民深受感动。大家为你痛哭流涕,歌颂功德,哀悼亡灵。

【赏析】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清咸丰元年进士,历官江西吉安知府、广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官至钦差大臣。

这首挽诗作于同治五年(1866)。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进入尾声,清朝统治者急于剿灭太平天国,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诗人怀着满腔热情,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写胡林翼任两江总督兼苏浙赣皖四省军务督办时的雄图壮志和战绩。武昌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全国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胡林翼任两江总督兼苏浙督署兵备粮台时,就在这里主持军务。他整顿乾坤、平定战乱,收复失土的功绩,正是“武昌居天下上游”的明证。颔联写胡林翼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的功绩之情。胡林翼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廉正直,深得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他治理长江沿岸地区时,十分重视治水工作,亲自巡视工地,指挥施工,并采取筑坝堵口、疏浚河道的办法,使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也注意农业生产,鼓励垦荒种田,减轻农民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繁荣。胡林翼还关心百姓疾苦,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他的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颈联写胡林翼驾鹤西去的情景。“仙驭永辞江汉”,这是人们对他的赞颂之词。胡林翼在世时,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他任两江总督兼苏浙督署兵备粮台时,就在这里负责军务。他治理长江沿岸地区时,十分重视治水工作,亲自巡视工地,指挥施工,并采取筑坝堵口、疏浚河道的办法,使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也注意农业生产,鼓励垦荒种田,减轻农民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繁荣。胡林翼还关心百姓疾苦,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他的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尾联写胡林翼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的盛大葬礼。胡林翼任两江总督兼苏浙督署兵备粮台时,就在这里负责军务。他治理长江沿岸地区时,十分重视治水工作,亲自巡视工地,指挥施工,并采取筑坝堵口、疏浚河道的办法,使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也注意农业生产,鼓励垦荒种田,减轻农民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繁荣。胡林翼还关心百姓疾苦,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他的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