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
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沆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以下是逐句释义:
“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
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成为一代名儒,虽然身着朴素的裙子和头巾,却曾历经艰辛,在昏黄的灯光下苦读。”这里的“裙布荆钗”指的是丈夫的简朴生活和学问,而“黄卷青灯”则描绘了他刻苦读书的情景。
“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一位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他的学问广博,不仅精通经文,还善于武艺,这一切都是从模仿父辈开始的。”这里的“和丸画荻”指的是儿子小时候模仿父亲学习写字的故事。
注释:
- 夫:丈夫,这里指的是作者的父亲,即陈沆。
- 裙布荆钗:形容妻子朴素的生活和学问,裙布指裙子,荆钗指头巾。
- 曾分黄卷青灯苦:指丈夫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读书学习。
- 子:指作者自己或他的儿子。
- 名节度:指有名誉和道德标准。
- 经文纬武:指通晓经书并擅长武艺。
- 都自和丸画荻来:指儿子从小模仿父亲学习写字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丈夫的简朴生活和学问与儿子的成就,表达了对家族后代的期望和骄傲。丈夫的坚韧不拔和勤奋学习的精神,以及儿子的成就和进步,都是值得赞扬的品质。这种家族传承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教育和道德的传统美德。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家族荣誉和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后代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