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三十尚贫贱,土室低头事笔砚。
落魄恐遭厮养辱,苦吟畏被妻孥见。
冬日不炉夏不扇,坐穿一榻破万卷。
西行发策献至尊,致身不受将军荐。
由来绛灌谗贾生,胡用若曹弄柔翰。
齐门挟瑟嗟徒工,独立荒郊泪如霰。
悲歌六章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悲歌六章·其一》是清代诗人郁植所作,全诗通过展现文人的穷困和不遇,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感慨。
在了解文学作品《悲歌六章·其一》之前,需要先了解其背景。《悲歌六章·其一》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困境及内心世界。郁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冲突频繁发生,他的诗歌作品也体现了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文人心态和生活状态。
关于《悲歌六章·其一》的内容分析,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生活场景。首句“男儿三十尚贫贱”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自嘲。接下来的诗句“土室低头事笔砚”,形象地展现了文人苦读的孤独与坚持,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挣扎。
从艺术特点来看,这首诗运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在平淡中见真情,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悲歌六章·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与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现状,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冲突与社会矛盾。对于喜爱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读者来说,阅读《悲歌六章·其一》是一次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