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燕 送蓝谢青

雨后蕉旗乍展。
春水半篙未满。
偏是蒋山陵外树,憎杀子规啼遍。
上巳不曾过,却早冶游情倦。
花下别筵才散。
襟上离痕又染。
一片布帆风里矗,谁说剪江非险。
把酒算归期,柳浪莺声正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离亭燕·送蓝谢青》是清朝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龚翔麟(1698年—1785年),字鹤生,号秋帆,江苏江宁人。清代诗人,有《定香亭集》。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洒脱,尤擅写景抒情。龚翔麟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年轻时曾中进士,后因政治原因遭贬,晚年归隐乡间,以诗文自娱。龚翔麟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不乏传世之作。
  1. 作品原文
    雨后天晴,春水初涨,蒋山外的柳枝摇曳生姿。偏是子规鸟声声不息地啼叫着,仿佛在抱怨着离别的痛苦。上巳节未过,却早早地感到了游赏的厌倦。花下别离的筵席才散去,襟上的离愁又增添了几分。一叶扁舟随风而立,谁能说剪断江流并非危险之事?把酒当空,算一算归期的远近,柳浪中的莺声正悠扬婉转。
  2. 创作背景
  • 该词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具体年代不详。根据龚翔麟的生平来看,他可能因某种原因被贬至江南一带,并在此地度过了一段隐居生活。词中的“蒋山”即南京的紫金山,当时位于南京城外,是游览胜地之一。
  • “子规啼遍”指的是杜鹃鸟的叫声,这种声音往往与离别有关。龚翔麟在上巳节时并没有出游,这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内心的孤寂感。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郊游、祭祀等活动,但龚翔麟选择了在这个时期远离喧嚣,寻找心灵的慰藉。
  • 词中还提到了“布帆风里矗”,意味着船只在微风中稳稳地站立着,象征着诗人对未来道路的信心和对当前状况的无奈。最后一句“柳浪莺声正软”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龚翔麟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欣赏这首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