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仕而殉难,此乃士之常。
既嫁而殉节,此乃妇之常。
伟哉张贞女,晰义于毫芒。
一言谐秦晋,生死为杨郎。
何必车百两,何必繻千箱。
何必合卺爵,何必共笙簧。
矢志在同穴,盟言不可忘。
闻讣痛欲绝,对媪洗红妆。
相从于地下,形化骨犹香。
祖媪再劝慰,尔何太匆忙。
生亦可守节,何必遽殒亡。
女言若不死,许我往奔丧。
否则必决绝,勿用徒忧伤。
媪与伊父谋,是女性德刚。
不如且从之,徐与议权量。
女乃至墓侧,衰服哭悽怆。
哀感动路人,天地为激昂。
以手抉其墓,遂欲共幽藏。
祖媪垂涕泗,尔死我亦戕。
女言依我语,易髻拜姑嫜。
娣姒及傔从,私语共徬徨。
自古岂有此,无乃罹于殃。
女言我意定,庙见归其房。
入厨作羹餈,上堂供稻粱。
杨呼为冢妇,叹息此姬姜。
居诸倏数月,虫语变蛩螀。
祖媪从容语,大义亦允臧。
宜图冰上语,鸾凤共翱翔。
华钿耀宝钏,明珠缀两珰。
流苏垂锦绣,交颈许鸳鸯。
车马如流水,儿女必成行。
女言此何语,人生亦有良。
百年瞬息耳,终归于北邙。
幼读列女传,仰止如堂皇。
耿耿铁石心,寸寸断柔肠。
随俗虽可悦,岂不负义方。
毁容碎珍衣,渐至减水浆。
绝粒以待毙,附葬稿砧傍。
作传者李子,叙次颇赡详。
余幼闻此事,愧乏琼瑰章。
兹读南亭志,瓣香为表扬。
古之贞女多,如此实难当。
士而若此者,古惟有首阳。
西山采薇食,千古共颉颃。
寄语衿帨人,彤管有芬芳。
张贞女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贞女诗》是清代诗人魏裔介的作品,以描绘明代万历时期的女性贞烈为主题。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张贞女诗》的介绍:
- 作者简介:魏裔介,字叔子,号静山,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与压迫,始终坚守着儒家的道德理念,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政治活动。
- 诗词原文:《张贞女诗》的全文如下:女未嫁,不殉夫,先王之礼弗可踰。何哉张贞女,奔丧矢区区。髻髽为成服,蠃负为立孤。毋乃转昧从父义,擅以身许成其愚。我思先王制礼但中正,有其过之固弗禁。已嫁而守感于情,未嫁而守发于性。率性即道道即天,此语出自古贤圣。
- 诗词赏析:魏裔介通过《张贞女诗》表达了对于传统礼教的深刻反思。在诗中,他强调女性的贞烈行为并非出于对亡夫的忠贞,而是源于对传统的尊重和遵循。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挑战了封建礼教中的性别歧视,并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此外,诗歌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道德规范的坚持。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明季万历时期,当时社会正处于动荡之中,民间涌现出了许多忠烈之士。这些事件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正义事业的支持。《张贞女诗》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对张贞女的赞美,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勇敢和坚强。
《张贞女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贞烈行为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思想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传统礼教的批判和对女性贞操的肯定,还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