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都门送京少之楚

长安居不易。
蔽裘典尽,还理旧征袍。
念万重烟树,一鞭萧瑟,此去路方遥。
高歌且尽将离酒,莫漫牢骚。
看茫茫、古今失路,多半是吾曹。
飘摇。
浮云蔽日,急雪迎风,正长途潦倒。
问年来、滔滔江汉,几许波涛。
挥毫题遍,芳洲草好,将他屈宋魂招。
休更道,置身宜在云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江云·都门送京少之楚”是一首描绘离别情景的古代诗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信息:诗人为储方庆,字子明,号柳波云舫,又号凫香。他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
  • 时代环境:这首诗作创作于清初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对其内容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文人墨客,储方庆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 主题思想
  • 离别与思念:诗中主要描述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友人即将远行,诗人内心充满了不舍和牵挂,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人生感慨:诗人通过对友人未来路程的描述,引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古今失路,多半是吾曹”,“浮云蔽日,急雪迎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1. 艺术手法
  • 用典丰富:在这首诗中,“蔽裘典尽,还理旧征袍”,使用“蔽裘典尽”典故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空虚和生活的困顿。此外,诗中还大量使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深度和审美价值。
  • 意境深远:“万里孤征人”等意象,构建了一种宏大且充满悲壮感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

“渡江云·都门送京少之楚”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深厚情感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