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也

恰轻寒、乍离情况。
初试清和,着意将他酿。
一朝枝上杜鹃啼,麦雨葵风春又往。
纵有画屏难障。
满地落红谁葬。
已知抛却惜花人,无聊只向东风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春去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去的惜别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忆江南·春去也》:

  1.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为洛阳,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词原文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2.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忆江南·春去也》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词中“弱柳从风”与“丛兰裛露”的画面,既生动又具有象征意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情感真挚:诗中的惜别之情和对春天的依恋,充分体现了刘禹锡对于自然的热爱及其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拟人手法将自然现象人格化,使春天的形象更加丰满,从而传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忆江南·春去也》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美好时光逝去哀愁和不舍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