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挽友

讣音昨到我犹疑,谁信绝世英才,半生忠厚,竟使劳神瘁志,抑郁以终,搔首问青天,痛恨那堪消梦寐;
夙愿许多君未了,惟想一身缔造,八口撑持,胡能撒手甘心,急促而逝,断肠盼春树,悲伤不忍向人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薛福成挽友是一首清代诗人薛福成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薛福成的文学成就,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景:

  1. 诗歌作者简介
  • 薛福成:薛福成(1838年-1894年),字伯言,号小峰,江苏武进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在甲午战争后担任了清朝的驻外使节,多次出使欧美各国,推动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并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争取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薛福成挽友·讣音昨到我犹疑》的全文如下:
讣音昨到我犹疑,谁信绝世英才,半生忠厚,竟使劳神瘁志,抑郁以终,搔首问青天,痛恨那堪消梦寐;夙愿许多君未了,惟想一身缔造,八口撑持,胡能撒手甘?  
  • 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抒发了薛福成对已故友人的深深缅怀和哀悼。诗中“绝世英才”形容其才华横溢,而“半生忠厚”则揭示了他的品德高尚。然而,这样的优秀人物却在忧国忧民的过程中积劳成疾,最终因病去世。诗人对此深感痛心,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对其一生未能完成的理想和使命的遗憾。
  1. 诗歌背景介绍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末光绪年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力衰弱,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日益严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薛福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致力于国家外交事务,力图振兴中华。
  • 个人经历:薛福成在一生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不惧困难。他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遗憾的是,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却在晚年病逝,留给后世无尽的惋惜和敬仰。

薛福成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颂扬,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自己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