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丝东至,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
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
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
蓝田渐远,回头无限情思。
忆昨野寺持觞,芳原系马,送别惊分袂。
耿耿想看人竟去,也觉魂销此际。
闻说感恩,不如知己,古语君应记。
前欢可续,双鱼莫惜频寄。
念奴娇 蓝田途次寄别邓谦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蓝田途次寄别邓谦谷》是清代薛斑所作的一首词,该诗作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念奴娇·蓝田途次寄别邓谦谷》的作者薛斑,字含芬,生于江南如皋,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词见长,其词作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薛斑在一次前往蓝田途中,与好友邓谦谷进行了一场离别,遂写下了这首词作为纪念。从文中可见,这次别离充满了感慨和不舍,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原文:鞭丝东至,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
词句赏析:
- 鞭丝东至:描述旅途开始时的情景。鞭丝代表出行的工具,“东至”则表明目的地为东方,可能是一个远方的地方。
- 正残红零落,胭脂铺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红花凋零,仿佛是胭脂铺满了大地。
- 撩乱春光曾几日,花事半随流水:表达了时光飞逝的感觉,美好事物像流水一般消逝。
- 极目青山,粘天碧草,客路谁同醉:通过描写远望青山、天边的草地以及与友人共同畅饮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孤独但不失豪情的人生态度。
主题内容:全诗主要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时刻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情,薛斑展现了自己对友人邓谦谷的深厚情感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艺术特色:此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情感。特别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相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也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鉴赏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重,还能体会到他们在面对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像古代那样紧密,但薛斑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仍有其现实意义,即在任何关系中都应保持真挚的情感联系,珍惜与朋友的每一次相聚,无论相隔多远。
《念奴娇·蓝田途次寄别邓谦谷》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情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