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杂诗 其三

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形。
河海不自广,因沟浍以名。
他山有砺石,良璧逾晶莹。
木槿争朝荣,松柏弥见贞。
何妨粟有秕,维箕簸之精。
何妨苗有莠,镈赵耕者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怀杂诗 其三》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感怀杂诗 其三》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传颂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生平
  • 王冕: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人,浙江绍兴人。他出身贫寒,但学识渊博,尤其擅长画梅,有“梅花傲霜”之美誉。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现。
  1. 诗歌原文
  • 《感怀杂诗 其三》:写字不适俗,读书难疗饥。蘧蘧尘网中,遑遑欲可之?仁风霜原隰,草树发幽姿。群动正翕集,游云未来归。怀哉鹤上人,徘徊感良时。无以慰蹇劣,樽酒聊自怡。
  1. 诗歌解析
  • 哲理性:《感怀杂诗 其三》反映了王冕对世事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他不随波逐流、不追求世俗名利的独立人格。诗中所提到的“仁风霜原隰”等意象,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 意境描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充满诗意。
  • 情感表达:诗中的“怀哉鹤上人,徘徊感良时”表达了王冕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和无奈。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使得诗歌更加真挚感人。

王冕的《感怀杂诗 其三》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