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秋柳

羌笛传凄韵。
盼征騑、玉门秋色,西风渐紧。
记否画楼人扫黛,尽力替催芳讯。
争一霎、翠眉轻褪。
激笴流光谁与约,报霜天、更比飞鸿准。
金井畔,桐阴损。
未央图画留金粉。
尽缠绵、露晨烟夕,莺耽燕趁。
风采灵和曾领略,欲挽长条相问。
问今日、比人谁俊。
笼马章台青常在,糁飞花、甘逐香尘溷。
斜照里,余烟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秋柳》是邓嘉缜于光绪元年(1875年)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词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邓嘉缜,江苏江宁人,邓廷桢之孙。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奉天巡警道。有《睛花暖玉词》一卷。他的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情感洞察。
  1. 词作原文
    羌笛传凄韵。
    盼征騑、玉门秋色,西风渐紧。
    记否画楼人扫黛,尽力替催芳讯。
    争一霎、翠眉轻褪。
    激笴流光谁与约,报霜天、更比飞鸿准。
    金井畔,桐阴损。
    未央图画留金粉。
    尽缠绵、露晨烟夕,莺耽燕趁。
    风采灵和曾领略,欲挽长条相问。
    问今日、比人谁俊。
    笼马章台青常在,糁飞花、甘逐香尘溷。
    斜照里,余烟晕。

  2. 诗词解析

  • 羌笛与西风:羌笛声中透露出凄凉的韵味,西风渐紧,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画楼与芳讯:通过画楼中人的忙碌,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秋天的来临预示着生命的更迭。
  • 翠眉与流光:翠眉轻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流光无情,只有等待和期待来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美好。
  • 金井与梧桐:金井边的梧桐树已经受到了秋风的影响,枝叶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绮丽与繁华:未央宫的壁画上仍留有昔日的繁荣景象,但现实中的繁华已无法复刻,只能让人感慨万分。
  • 离别与相思:离别的场景在词中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对离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 自然与人事:词中所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间冷暖的深刻感悟。
  1. 词作鉴赏
  • 意境之美:《金缕曲·秋柳》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画面。
  • 情感之深:词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艺术之妙:通过巧妙的使用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词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金缕曲·秋柳》不仅是一首诗词,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人的才情与志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