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传凄韵。
盼征騑、玉门秋色,西风渐紧。
记否画楼人扫黛,尽力替催芳讯。
争一霎、翠眉轻褪。
激笴流光谁与约,报霜天、更比飞鸿准。
金井畔,桐阴损。
未央图画留金粉。
尽缠绵、露晨烟夕,莺耽燕趁。
风采灵和曾领略,欲挽长条相问。
问今日、比人谁俊。
笼马章台青常在,糁飞花、甘逐香尘溷。
斜照里,余烟晕。
诗句
羌笛传凄韵:羌笛发出凄凉的旋律。羌笛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音色独特,常用于表达哀愁和离别之情。
盼征騑、玉门秋色,西风渐紧:期望着远行的马队,秋天的颜色,以及西风吹得越来越紧。这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描绘了秋季的景象,给人以凄凉之感。
记否画楼人扫黛:还记得画楼上的人正在梳妆吗?这里“扫黛”是一种化妆方法,用黑色的颜料在眉上画出美丽的图案。这句描绘了一个女性在画楼上化妆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浪漫和温馨的氛围。
尽力替催芳讯:她竭尽全力去传递芬芳的消息。这里的“芳讯”指的是美好的消息或者信息,而“催”字则表明这种传递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递,而是努力去加速或者加快这个过程。
争一霎、翠眉轻褪:在这短暂的时刻,她的翠眉轻轻地垂下了。这句描绘了一个瞬间的变化,即女子在某种情感的驱使下,迅速地做出反应或者变化。
激笴流光谁与约:谁能和我一起约定这璀璨如流星般的时光呢?这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能够与某人共同经历这些美好时光的渴望。
报霜天、更比飞鸿准:就像报晓的鸿雁比飞鸿还要准时一样。这句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鸿雁与时间进行比较,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金井畔,桐阴损:在金井畔,桐树的影子也变得越来越暗淡。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化的进一步描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人生的沧桑和变迁。
未央图画留金粉:那些宫廷里的图画依然保留着金色的痕迹。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尽缠绵、露晨烟夕,莺耽燕趁:无论是早晨的露水还是傍晚的烟雾,鸟儿们都在忙着追逐。这句描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风采灵和曾领略,欲挽长条相问:曾经领略过你风采的灵秀和和谐,想要拉住那长条向我问话。这里的“长条”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者物品,而“问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问今日、比人谁俊:我想问今天,和人相比谁更俊美。这里的“俊美”是对人的赞美,也是对自身的一种自省或比较。
笼马章台青常在,糁飞花、甘逐香尘溷:像笼中的骏马,青色永远在;飘落的花瓣,甘愿随着香尘一起混入尘土。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飘落的尘埃,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美丽的东西总是容易逝去。
斜照里,余烟晕:在斜射的光芒里,留下一圈圈余烟的晕影。这里的“余烟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似乎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舍。
译文
羌笛传来凄美的曲子,我期待着远方马匹的到来。记得那时我在画楼中为一位女子化妆,她努力地传达着芬芳的消息。我们在这个瞬间,翠绿的眉毛轻轻垂下。
我试图抓住这短暂的一刻,就像星星一样耀眼,但时间却比飞鸟还要迅速。我看着金井边的梧桐树,它的阴影也逐渐变得黯淡。尽管宫廷里的画作依然保留着金色的痕迹,但我却无法留住那些已经消逝的美好时光。
无论是露水还是烟雾,鸟儿们都在忙着追逐。我曾经领略过你的风采和灵秀,但现在我想要抓住那长条向我问话。我想知道今天,和人相比谁更俊美。那些如同笼中之马的青色永远在,而飘落的花瓣甘愿跟随尘埃一起混入尘土。
斜射的光芒中,留下了一圈圈余烟的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