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头杨柳漾轻丝。
逞娇姿。
影参差。
道是无风无雨最相宜。
记得晚妆新月罢,同照影,月来时。
斑骓不用放骄嘶。
碧萋萋。
暮烟低。
常日归来素手一相携。
争奈绿阴斜掩处,浑不是,画楼西。
池头杨柳漾轻丝。
逞娇姿。
影参差。道是无风无雨最相宜。
记得晚妆新月罢,同照影,月来时。
斑骓不用放骄嘶。
碧萋萋。
暮烟低。常日归来素手一相携。
争奈绿阴斜掩处,浑不是,画楼西。
诗词原文:
池头杨柳漾轻丝。逞娇姿。影参差。道是无风无雨最相宜。记得晚妆新月罢,同照影,月来时。斑骓不用放骄嘶。碧萋萋。暮烟低。常日归来素手一相携。争奈绿阴斜掩处,浑不是,画楼西。
译文与注释:
池头杨柳漾轻丝:“池头”指的是池塘边,“杨树”则指的是岸边的杨柳。「漾」描绘了柳枝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形象地描述了春天水边的景致。
逞娇姿:这里的“逞”表示展现、显露,而“娇姿”指美丽的身姿或姿态,表达了杨柳在风中婀娜多姿的景象。
影参差:影子错落有致,形容杨柳的阴影在风中不断变化的形状。「参差」意味着不整齐但又有秩序。
道是无风无雨最相宜:「道」是一种推测或判断的语气词,「是」表明这是正确的结论。「最相宜」强调在没有风雨的情况下,杨柳展现出最美的姿态。「最」加强了此处描述的优越性。
记得晚妆新月罢:“记得”是一种回忆的语气,“晚妆”指的是晚上的妆容。「新月」特指月初时分月亮呈现的形态,通常较圆润。「罢」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结束的意思。这句表达了一个特定的时刻,即新月升起后的场景。
同照影,月来时:这里的“照影”指的是通过映出的影子来观察自己,“月来时”则是指月亮的出现或升起的时刻。「同」和“月来时”一起,形成了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即在月亮出现的时候,两人共同观赏影子。
斑骓不用放骄嘶:这里用“斑骓”比喻骏马,“放骄嘶”则是让马儿不再嘶叫以保持安静。「不用」表示没有必要或不需要。「骄嘶」则形容马儿因激动或不安而发出的嘶鸣。
碧萋萋:形容词“碧”描述了颜色,“萋萋”则形容草的颜色浓密、茂盛。「萋萋」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暮烟低:描述了傍晚时分烟雾缭绕的景象,“低”强调了烟雾的密度和垂落的状态。「暮烟」通常指傍晚时分的天空烟雾。
常日归来素手一相携:”常日”表示平时的日子,”归来”指的是返回家中的动作。「素手」指纯洁无瑕的手,“相携”即牵手,表达了一种亲昵或陪伴的情感。「挽」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牵手的动作或状态。
争奈绿阴斜掩处,浑不是,画楼西: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争奈」意味着无奈,「绿阴」通常指树木所形成的阴凉之地。「斜掩处」形容绿荫遮挡了视线的地方。「画楼西」则特指某座楼阁的位置。「不是」表示否定,强调实际与预期不符。
赏析:
《江城子·其一》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际关系深刻感受的古典诗歌。诗中通过对池塘边杨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通过描述晚妆和新月下的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转折,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复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研究古代文学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析:
毛奇龄的这首《江城子·其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和人间情感的独特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通过人物的互动,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引发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毛奇龄的这首诗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