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自题词稿

风里飞花,雨余黏絮,些些情境谁知。
渐老红蚕,可能抛却冰丝。
鸡鸣如晦人间世,托微波、剩有清词。
但其间,莫写闲愁,只写幽思。
近来韵事翻新稿,纵不逢胜侣,忍负襟期。
无语东风,等闲吹皱春池。
中心涌起弹棋局,留寒山片石嵚奇。
谱银笺,莫付歌鬟,只付家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自题词稿》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词人的清愁,下阕写他与故人别后的孤寂。全词以“愁”字为脉,以凄冷的情调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情怀念。

词的开头两句“玉瘦香浓,檀深雪散”,写词人独自在庭院里徘徊。这里,用“玉”、“檀”来比喻梅花,突出梅花的清香、美丽和高雅。“玉”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写出了梅花的美丽,又写出了梅花的高贵。同时,“玉”字也暗指了词人的高贵气质。“香浓”二字则写出了梅花的香气浓郁,令人心醉,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句子“东风吹落梅瓣,梦回吹角连营”,描绘了一幅冬日战场的景象。这里,“东风吹落梅瓣”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梦回吹角连营”则暗示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是词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在这里,“红药”指的是梅花,而“年年知为谁生”则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两句“但怪得竹外桃花,随水缓缓归来”,“竹外桃花”是苏轼的名句,这里借指词人自己。“随水缓缓归来”则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高阳台·自题词稿》以梅花为载体,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沉思念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