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二 老僧

名山闲住,问经过、几度涧花开落。
清梵偶从林杪出,听熟春猿秋鹤。
卓锡西来,泛杯东渡,辛苦曾行脚。
不如放下,任他尘冷瓶钵。
领取静慧生时,蒲团坐破,随地皆堪乐。
四万八千阿育塔,未抵小楼一角。
古貌枯形,逢君何处,图画中间著。
有时笠影,远将斜照横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 其二 老僧》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老僧人生活的赞美以及内心感受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念奴娇·其二 老僧》出自近代诗人邓嘉缜之手。邓嘉缜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创作出了众多令人传颂的佳作。在诗中,邓嘉缜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老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与自然景物的互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老僧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真谛的思考和感悟。

  2. 诗歌原文:名山闲住,问经过几度涧花开落。清梵偶从林杪出,听熟春猿秋鹤。卓锡西来,泛杯东渡,辛苦曾行脚。不如放下,任他尘冷瓶钵。领取静慧生时,蒲团坐破,随地皆堪乐。四万八千阿育塔,未抵小楼一角。古貌枯形,逢 …

  3. 诗歌赏析:邓嘉缜的《念奴娇·其二 老僧》以其简练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逸于世的老僧形象。诗人通过对老僧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诗中提到“名山闲住”,表达了老僧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清梵偶从林杪出,听熟春猿秋鹤”则生动地描绘了老僧在山林间修行的场景。此外,诗中的“四万八千阿育塔,未抵小楼一角”不仅展示了老僧对世间繁华的超然物外,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整体来看,邓嘉缜用简洁的文字捕捉到老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邓嘉缜的《念奴娇·其二 老僧》不仅是一首赞美老僧生活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感受到邓嘉缜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