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何处、最销魂地。
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
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
愁绪。
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
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
只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
长亭怨四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亭怨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蒋敦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一幅凄美动人的晚景图。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既荒凉又美丽的场景,使人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看何处、最销魂地。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愁绪。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清朝中晚期。蒋敦复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独特且情感细腻。
主题思想:该诗的主题围绕着“愁”与“恨”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的“一片斜阳”、“二分荒土”等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晚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蒋敦复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技巧,如使用对仗、押韵等方式,使得整首诗的语言形式更加规范而富有美感。他的这种技巧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长亭怨四首其二》不仅是清代诗歌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体验到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