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得得匆匆去,二十黄州。
三十苏州,懒去重登太白楼。
青山黄阁传何事,半为闲愁。
半为忙愁,听雨江湖易白头。
采桑子二首 其一
介绍
《采桑子二首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组联章词,共十首。以下是对该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晚年又号五老,江西永丰人。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他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还是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散文、赋、词等文体皆有很高成就,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背景:这组《采桑子》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所作。欧阳修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因此在此写下了十首词,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这些词作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也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和情感。
词作原文:《采桑子二首 其一》: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恰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赏析解读:该词通过描绘西湖之美景以及词人自己的身份转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富贵无常的感慨。词中“富贵浮云”,用来形容世间名利如同天上的云彩一般飘忽不定,反映了词人对世俗荣华的淡泊。同时,“归来恰似辽东鹤”,意味着词人虽已回归故土,但内心却像归乡的辽东鹤一样,感受到的是全新的环境与心境的变化,而不再只是过去的旧主人。整体上,词作表达了一种从繁华到平淡的转变,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艺术特色:欧阳修的这组《采桑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其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能够很好地表达词人的情感。其次,其意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此外,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厚的内涵,又有明晰的逻辑结构。
《采桑子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篇描写西湖美景的词作,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之作。通过对这组词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