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轮袍曲当时谱,沦落天涯。
侍酒随车,谁问行吟到日斜。
从教年少伤迟暮,怨入悲笳。
泪滴寒花,渐渐逢人说鬓华。
【注释】
①郁轮袍:古代的一种礼服,即“曲裾”服。②侍酒随车:指为帝王驾车的侍卫。③行吟:在道旁吟咏、卖诗以谋生。④迟暮:指人生衰老,年老色衰。⑤悲笳:指哀伤的胡笳声。⑥鬓华:指白发。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人生迟暮的词,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上片写自己一生坎坷,漂泊不定;下片写自己的愁思。全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郁轮袍曲当时谱,沦落天涯。
侍酒随车,谁问行吟到日斜。
从教年少伤迟暮,怨入悲笳。
泪滴寒花,渐渐逢人说鬓华。
【注释】
①郁轮袍:古代的一种礼服,即“曲裾”服。②侍酒随车:指为帝王驾车的侍卫。③行吟:在道旁吟咏、卖诗以谋生。④迟暮:指人生衰老,年老色衰。⑤悲笳:指哀伤的胡笳声。⑥鬓华:指白发。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人生迟暮的词,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上片写自己一生坎坷,漂泊不定;下片写自己的愁思。全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双双燕 春愁易满,记红到樱桃,乍逢欢侣。 几番携手,醉里听残杜宇。 曾向花源问渡,是水国、风光多处。 可应酒殢香留,不记江南春雨。 南浦 清阴如故。 谁料得重来,暗添凄楚。 月篷烟棹,载了冷吟人去。 可惜千条弱柳,更难系、轻帆频住。 如今绿遍桥头,尽作情丝恨缕。 译文: 春天的忧愁容易充满,记得那些红到樱桃树上,刚刚重逢的喜悦伴侣。 几次携手共度欢乐时光,醉意中听着断肠的杜鹃声。
祝英台近 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楚云归,湘佩杳,芳意寄琼箸。 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 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长自向、春风容与。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 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 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 想犹有、凌波来去。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律诗。上片起二句写碧鲜庵是祝英台读书处,谷兰宗先生曾题词刻石,以志纪念
诗句解析 1 凉满院。雨后碧云齐卷 - 凉满院:描述整个庭院中弥漫着凉爽的空气。 - 雨后碧云齐卷:形容雨后的天空,云层被雨水洗净,显得格外清新和宁静。 2. 莲叶东西飞月浅 - 莲叶:指的是荷花的叶子。 - 东西飞月浅:描述月亮从荷叶的缝隙中露出来,显得特别明亮和美丽。 3. 红妆窥半面 - 红妆:红色的妆容,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妆容。 - 窥半面:指女子偷偷地看着某人。 4. 香气因人近远
诗句翻译 彩云散后,空想象、镜中眉抚。 - “彩云散后”:描绘了一幅天空被云朵染红的美景后云彩消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空想象、镜中眉抚”:通过“空想”和“抚”两个动作,表现出思念之人无法触及对方,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与对方的情感联系。 忆桂月齐看,华灯双照,谁解分飞苦。 - “桂月齐看”:指的是中秋节期间月亮与桂花并放的美景。 - “华灯双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性在庭院中的情景。她穿着华丽的服饰,头戴荷叶形的头饰,脚穿花鞋,身姿优雅。她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坐在院中的椅子上休息。 诗句1:“荷髻翻新,裙花露茜。” 描述了她的发髻和裙子。荷花形状的发髻是新鲜的,裙子上有露水的颜色是红色。 诗句2:“朝来倦把珠帘卷。” 描述了她的心情。早晨醒来后,她感到有些疲倦,不想继续做家务,所以把窗帘拉开一些。 诗句3:“因循飘过楝花寒
南歌子四首其二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之情的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浅笑眉舒恨: - 浅笑:女子轻轻一笑,带着些许含蓄和期待。 - 眉舒恨:她的眉头舒展,似乎在表达一种深深的愁绪。 2. 微词脸晕潮: - 微词:女子用轻柔的话语表达不满或忧虑。 - 脸晕潮:形容她的脸色因情绪激动而泛起红潮。 3. 偷近楚宫腰: - 偷近:形容女子偷偷地靠近某人。 - 楚宫腰:楚楚动人的腰身
诗句原文: 才画纤蛾,便携纨扇,浓颦浅笑欢何限。 译文: 刚刚描绘出纤细的蛾眉,便带着轻纱般的折扇,她那浓重的眉毛和浅浅的笑容充满了无尽的快乐。 注释: 1. 才画纤蛾 - 刚刚描绘出纤细的蛾眉:这里用“才画”形容对女性形象的精细描绘,突出了其美丽动人。"纤蛾"则是指细长而有弯曲形态的蛾眉,通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眉形。 2. 便携纨扇 - 便带着轻纱般的折扇:这里的“便携”意味着随身携带
这首诗是苏轼的《踏莎行》四首中的第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吹絮帘前,簸钱堂后,眼期心诺相逢骤】 “吹絮”指的是柳絮飘飞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帘前”、“堂后”则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天里的居所,可能是室内也可能是室外。“眼期心诺”表示主人公期待与某人见面的心情。“相逢骤”则形容这种相遇来得突然且快速,可能是一种意外或惊喜。 【别来真个远于天,当时悔不携罗袖】
南歌子四首 其三 茜袖凝香重,银灯照影娇。 人去月痕消。 画堂空似水,可怜宵。 注释: -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一位女子穿着茜色的袖子,香气浓郁,她站在月光下的身影显得格外娇美。 - 接下来描述了这位女子离去后,月亮的光影也随之消散,只剩下空旷的画堂和寂寞的夜晚。 - 下片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孤独和空虚的感受,仿佛整个画堂都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而自己却在这样的夜晚里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无助。 赏析:
南歌子四首 其一 月上轻罗扇,凉生小画衣。 玉腕又重携。 曲池风吹定,水萤飞。 注释:月亮升起在轻轻摇曳的罗扇上,凉爽的气息从薄如蝉翼的小衣服中透出。手腕纤细如同玉制,又被你紧紧握住。曲池边的清风已经吹得我心神不定,而池塘里闪烁着点点萤火虫的光。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的闺房中,被微风拂动的轻纱所围绕,她感到清凉,同时也感到了某种不安。她的手被一个男子紧紧握住,他的眼神似乎有些迷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采桑子·人生何苦催头白:这是题目,也是全诗的主题。"采桑子"是词牌名,"人生何苦催头白"则是诗歌的内容,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2. 人生何苦催头白:人生为何如此短暂,为何要催促白发过早地到来?这里的“催”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生命的脆弱。 3. 知也无涯,忧也无涯:知道生命是有限的
诗句释义: - 今生未必重相见:在当前的人生阶段,我们可能不会再次相见。 - 遥计他生:假设在未来的某一生,我们还能再次相逢。 - 谁信他生:谁又会相信未来还有可能再次相见呢? - 缥渺缠绵一种情:这种情感是那么遥远而又缠绵不绝。 - 当时留恋曾何济:当时的留恋和牵挂,又有什么用呢? - 知有飘零:明白地知道会有飘零的命运。 - 毕竟飘零:终究还是会被命运所抛弃,走向飘零的结局。 -
【解析】 本词上片写重阳节的习俗,下片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全词以重阳为主题,借秋菊之香抒发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意境阔大,气势雄健。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节日。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见重阳节是思念亲友的特殊日子,而“采桑子·重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是全词的基调。作者由“人生易老”生发出感慨
【解析】 本诗出自《浣溪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全词以“小鬟”为线索,描绘了女子在宴会上与男子相会的情景,语言优美,含蓄蕴藉。 采桑子·姑苏顾氏席上小鬟 (宋)欧阳修 踏歌未晓歌中意,豆蔻初含。 飞到杨花便不堪。 罗巾欲乞题红句,眉语相探。 懊恼檀郎梦已酣。 【注释】 ①踏歌:古时民间歌曲的一种形式,边走边唱。中意:心中喜爱,指男女双方情投意合。②豆蔻: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少女。③檀郎:指所爱之人
【译文】 芭蕉几阵雨,檐前湿透了我瘦尽的情思。小溪亭上,一种离愁,画也画不成。江天茫茫,梅花断碣,枯泪犹零。别听那瑶筝声,怕触动旧日的情怀。 【注释】 1.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大而圆。 2.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3. 瘦尽多情:意指因为思念过度而消瘦。 4. 溪亭:在溪边的亭子。 5. 画不成:无法用画笔表达。 6. 断碣:指断裂的石碑,这里代指梅花。 7. 枯泪:干涸的眼泪。 8.
【注释】 ①查伊璜:即查士标,字伊璜,号东山;南宋诗人。②姬作剧:指《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③绛河:《列子·汤问》:“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渔父过而问之曰:“何方之客?”对曰:“吾乃东海钓鳌客。为余荡十洲五岳,浮三山半落,今得此地休焉。”④新词填就勤分付:填了新词之后要赶快交给人唱。⑤周郎:周瑜,字公瑾,三国吴国将领。⑥“偏”字
采桑子 怀香侯 春日,作者骑着马在山间小路上行进。突然一阵凉风吹过,停下了脚步。抬头一看,看到一群大雁排着队飞过,就像在互相传递信息。 回首望向远方,只见钱塘江的水北上涌而来。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周围弥漫着黄色的沙尘,令人感到有些痛苦。 我看着自己的头发,发现已经变得花白了。想起过去曾经写过诗,现在却已经没有了。灯花都烧尽了,只剩下一宿的孤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诗人心情的诗
诗句翻译:古藤花下银灯满,紫鸾斜飞。贾氏泪水沾衣,吹彻秦箫,往事成空。 注释与赏析: 1. 古藤花下银灯满,紫鸾斜飞:在古老的藤蔓花下,银灯闪烁,紫鸾鸟儿翩翩起舞。 2. 贾氏泪水沾衣,吹彻秦箫:贾氏因悲伤而泪流满面,仿佛连空气中的秦箫声也变得悲凉。 3. 图书只似蓬蒿冷,碧甃双扉:书籍如同被风吹散的野草一般冷漠,双扉紧闭的窗户透出幽暗。 4. 宫漏霏微,说剑青灯客未稀:宫殿里的滴漏声细微悠长
这首诗的原文是: 隔墙弦索无心听,挑灭银灯。 暗忆平生。 白发萧萧酒易醒。 月华风定芭蕉冷,楼上三更。 不住鸡声。 一枕江南梦未成。 注释: - 隔墙弦索无心听:隔着墙壁听到弦乐声(可能是在听别人的演奏),但自己并没有心思去聆听。 - 挑灭银灯:熄灭了银色的灯笼。 - 暗忆平生:心中默默地回忆过去的生活。 - 白发萧萧酒易醒: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渐渐变白,人容易因为酒精的作用而昏睡过去。 -
【解析】 “琼楼晓起银屏冻,莫倚危阑。”意思是:清晨醒来,看见琼楼玉宇的门户已经结满了冰花,不要倚靠着高高的栏杆。“琼楼”即高楼,“晓”即早晨,“银屏”指用银箔装饰的屏风,“冷”是动词,指结冰了,“莫”是副词,不要,“倚”是依靠的意思。 “又倚危阑。”意思是:我又倚靠在栏杆上。“危阑”指高高的栏杆。 “雁送西风扑面寒”,意思是:大雁排成一字长队向南飞去,迎面扑来的是阵阵寒风。“雁”指大雁
《采桑子二首》其二:平生踪迹曾经处,越水吴山。橘港枫湾,风满乌巾雪满山。而今却恋菟裘好,竹经亲删。酒冷诗悭,一卷黄庭日掩关。 此词通过描绘作者在越地的山水间漫游的经历,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超脱俗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月华清 解析:“月华清”是全诗的标题,意味着以月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月华”,既指月亮的光芒,也象征着美丽、清纯和洁净。 译文: 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别浦(河流)上云气凉薄,平沙上太阳显得暗淡,短亭中初生的寒意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筝柱慵调(意为懒于调整筝弦),空忆态奴弦索。这里指的是弹奏筝的人因为懒散而忘记了调弦,只能回忆过去的情景。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
瑟瑟的被单铺展在身上,寒意依然不深。今夜定会是重重门扇紧闭着。枕边的人儿谁的手分出,手如玉般柔美地握着我的纤手。金雀扇子遮住娇面,细雨中的梦回人却还未远去。 译文: 瑟瑟的被子铺在床上,感觉还不算冷。今晚应该又是重重的门关上了。在床沿边,是谁的手伸出来握住了我的小纤手?她用金雀扇遮挡住我的脸,细雨中,我刚刚醒来,但那人却还没走远。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深情款曲的词作
昭君怨 花落空坛谁扫,何处暗香飞到。 桦烛渐消红,听凉蛩。 禁得无眠生受,吹醒夜窗残酒。 盼到梦儿边,小游仙。 注释: - 昭君怨:一种词牌名,通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 花落空坛谁扫:花已经凋零在空荡荡的祭坛上,是谁来打扫呢? - 何处暗香飞到:香气从哪里飘散而来? - 桦烛渐消红:桦木制的蜡烛逐渐燃烧殆尽,只剩下红色的痕迹。 - 听凉蛩:听到蟋蟀的叫声。 - 禁得无眠生受
【注释】 碧云:碧色的云。一抹:一弯。秋意:秋天的意境。拄颊:摇动脸颊。猿鹤:指隐者。多情:有情。勾留:滞留。画图里:指山水之中。商歌:悲凉的歌曲。又:还。林梢:树林顶端。酒阑:酒尽。离绪:别离的思绪。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热爱的词作。上阕写在清幽的山水间与好友相聚饮酒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相知相亲的情感;下阕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台城路·其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注释: 1. 一从律管灰飞后,月痕又圆过五:自从律管中的灰尘被清除后,月亮的形状已经完整地显现了五次。 2. 可怪湘累,魂依故国,遗俗尚沿三楚:令人感到奇怪,屈原(湘累)的灵魂还依附在旧的国家之中,他流离失所的遗风还流传在楚国。 3. 休夸绣虎:不要吹嘘自己像织锦的老虎一样才华横溢。 4. 算绝代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