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闲十亩,看花如、菘韭吏如莺燕。
夕露朝霞,供采摘、买断绿愁红怨。
老树维驹,残葩炙肉,杂沓笙歌宴。
芳丛鹤盖,一年几度相见。
独有偃地虬松,孤樘傲骨,横卧如人倦。
剔藓扪苔,无醉墨、我向壁闲寻遍。
谱继扬州,种分京雊,也算河阳县。
城中万户,岂无高士庭院。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而非清代蒋士铨的作品。这首词以壮丽的景色和深沉的历史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怆。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这首作品:
历史背景:苏轼在北宋时期,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黄州,期间他游览了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并写下了这首词。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苏轼通过对赤壁的描写,寄托了他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艺术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词作。上阕描绘了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意境开阔而博大,同时隐含着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下阕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特别是对周瑜的赞美。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文化价值: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感悟。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多次引用和传颂。
现代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对现代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在作品中借鉴了这首词的艺术手法,用以表达对历史或自然景观的深情厚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哲思的经典词作。它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精湛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