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妻 其七

为令妻,为贤母,为孝妇,为慈姑,自嫁黔娄,百事艰难无怨色;
调护我,规谏我,亲爱我,敬尊我,可怜庾信,暮年辞赋但招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妻 其七》是一首清代的诗词,由杨圻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妻子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妻子深沉的感情和敬意。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杨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创作《挽妻 其七》著称。
  • 创作风格:杨圻的诗词注重情感的真挚与细腻,通过对妻子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夫妻之情。
  1. 诗作原文
  • 诗句内容:《挽妻 其七》中描述了妻子的各种美德:她作为贤母、孝妇、慈姑,在丈夫面临困境时百事艰难却无怨言;她在家庭中扮演着调护、规谏、亲爱、敬尊的角色。最后一句“可怜庾信,暮年辞赋但招魂”,表达了对妻子晚年遭遇不幸的同情。
  • 艺术特色: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妻子一生的赞美,也有对她晚年不幸的同情,体现了杨圻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1. 文化价值
  • 文学地位:《挽妻 其七》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传颂。
  • 社会影响:该诗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家庭伦理和夫妻关系的看重,以及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知。

《挽妻 其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人家庭生活和社会观念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