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金陵

听何人吹笛向秋天,酒酣上高楼。
见霜林落叶,危城残照,江水寒流。
槛外千帆过尽,名利几时休。
百战江山在,往事悠悠。
此地何来王气,算古今亡国,几度樵讴。
枉十年金鼓,猿鸟动清愁。
数湘淮中兴人物,话兴亡一二尚生留。
青山外,满溪风雨,一个归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声甘州·金陵怀古》是清末近现代词人杨圻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杨圻,又名杨朝庆和杨云史,号野王,是清末时期的一位杰出词人和政治家。《八声甘州·金陵怀古》是他在20世纪初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1. 作品原文
    听何人吹笛向秋天,酒酣上高楼。见霜林落叶,危城残照,江水寒流。槛外千帆过尽,名利几时休。百战江山在,往事悠悠。此地何来王气,算古今亡国,几度樵讴。枉十年金鼓,猿鸟动清愁。数湘淮中兴人物,话兴亡一二尚生留。青山外,满溪风雨,一个归舟。

  2. 主题思想

  • 《八声甘州·金陵怀古》通过描写金陵(今南京)的历史沧桑,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感慨。词中“见霜林落叶”等描绘传达了对往昔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哀叹;“枉十年金鼓”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无奈和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批判。
  1. 艺术特色
  • 此词采用典型的“八声甘州”格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营造了一种悲凉而壮阔的艺术氛围。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见霜林落叶”不仅形容景色,也寓意历史的变迁。
  • 杨圻的语言风格独特,情感丰富而深沉。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人生、历史和国家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1. 社会背景
  • 词作的创作背景是在晚清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者身处这样的环境,通过写《八声甘州·金陵怀古》,既表达了个人对于国家兴亡的关注和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八声甘州·金陵怀古》不仅是杨圻文学成就的代表,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清末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