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游·即事

做雨装晴,天公画成花态。
著几笔、春云低盖。
小池边、幽径里,亚篱门外。
瞥见处,风流露桃心性,斜撇一枝相碍。
风到谁边,残红乱粘衣带。
又趁著、游丝无赖。
倚楼人,应不料,踏青人在。
弄鬓影,回看近楼花影,伸腕拗来斜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青游·即事”是清代诗人黄之隽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之隽: 黄之隽是清代的文人,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
  1. 诗歌原文
  • 做雨装晴,天公画成花态。著几笔、春云低盖。小池边、幽径里,亚篱门外。:描述了春天天气的变化,以及它如何被诗人巧妙地捕捉并表现在自己的诗作中,如同一幅美丽的画作。
  • 瞥见处,风流露桃心性,斜撇一枝相碍。风到谁边,残红乱粘衣带。:通过生动的描述传达了春风中的瞬间感受,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 倚楼人,应不料,踏青人在。弄鬓影,回看近楼花影,伸腕拗来斜戴。:表现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喜爱。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诗歌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生活的情趣:诗中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生活的情趣和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语言精炼:诗歌用词精准,句式工整,既符合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又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1. 文化价值
  • 传承传统文化:“踏青游·即事”作为清代的一首诗歌,不仅展示了当时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启发现代创作:这首诗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对现代诗歌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可以作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1. 赏析建议
  • 深入理解内容: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要了解其字面意义,更要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体会其中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 思考历史背景:了解诗作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踏青游·即事”不仅是黄之隽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