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游
诗句注释: - 踏青游·即事:这是一首描述春天出游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 做雨装晴:形容春雨过后,天空晴朗的景象。 - 天公画成花态:形容春天的天空如同画家精心绘制的花一样美丽。 - 著几笔、春云低盖:描绘春天的天空中,几朵白云轻轻飘过。 - 小池边、幽径里,亚篱门外:描述了春天的小池塘边,小路旁,以及篱笆外的景色。 - 风流露桃心性
【赏析】 王清惠的《清明后一日自郡城抵近郊登高兴亭》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踏青游清明”,点题。“用王晋卿韵”表明作者在创作时,曾以北宋名臣王晋卿的诗作为题材或风格借鉴。 首联写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万木葱茏。“纸钱飞”,指扫墓祭祖时烧纸钱的情景。“秧水霁,山山啼鸟”,描写春天里,田野上农民插秧,小河的水退去,山林间的鸟儿鸣叫。 颔联写清明节当天的活动。“爱俊影”
踏青游 恨袅晴丝,商量试寒深浅。鵊鹎唤、韶华又晚。数番风,信倦我,探芳心眼。问客路、长亭短亭烟柳,自古送人何限。 故国清明,饧箫几回喧暖。算等是、钱灰酒盏。认松楸,非旧树,梦痕疑幻。凝望处、伤心几人知我,莫问南天归雁。 注释: 恨袅晴丝,商量试寒深浅。鵊鹎(wěi bēi)唤、韶华又晚。数番风,信倦我,探芳心眼。问客路、长亭短亭烟柳,自古送人何限。 鵊鹎(wěi bēi):即黄莺。 鵊(fú)
踏青游本意, 用无名氏赠妓崔廿四韵。 约伴寻春, 何处玉钩斜畔暗数道、画桥廿四。向芳郊,酒帘畔,听流水。歌声美。才过桥头十五,小苏家,钿筝斜倚。 注释: 1. 踏青游本意:踏青是春天的一种出游方式,这里指作者想要出去游玩。 2. 用无名氏赠妓崔廿四韵:这是一首无名氏写给一位名叫崔的妓女的诗歌,作者借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约伴寻春:约请同伴一起去春天里寻找欢乐。 4. 玉钩斜畔
踏青游娄东清明 北郭寻青,闲向百家坟畔。总零落、秋千池馆。新火累累新冢,荒草萋萋荒岸。风送榆钱无算。共阴风纸钱吹乱。 最是伤心,绣阁孤帷魂断。恨春光、轻寒轻暖。奈一别泉台,忍把流莺唤。泪痕飞絮满。暮雨潇潇愁伴。 注释: 踏青游娄东清明:去娄东(今江苏苏州)踏青扫墓。 北郭寻青,闲向百家坟畔:向北郊寻找青松,闲逛在百座坟墓之间。 总零落、秋千池馆:到处是零落的秋千和池塘馆舍。 新火累累新冢
《踏青游·南村》是董以宁创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闲适生活情趣的追求。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渔家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郭外青青,风日如今方美”,通过描绘出郭外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青青”意味着生机勃勃,而“风日方美”则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和阳光的温暖。诗人通过这样的开头,为读者营造出了一幅和谐宜人的春日画卷。 “觅一个
【注释】 几阵、又:一作“几处”、“数番”。杨花:柳絮。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的祭奠日。楼侧:指送别之地。笙歌:管乐器名,此处泛指歌舞。阑珊:残破的样子。旗亭:酒馆。金勒:马络头,古代用黄金装饰马络头以显示地位和身份。杜宇(zhù):杜鹃鸟。声声将息:杜鹃夜鸣不停。清泪:清澈的眼泪。大江:长江。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伤春惜别的闺情。全篇以景语为主,写景中寓情。上片写伤春之情。开头二句写杨柳飞絮
【注释】 ①踏青:春游。清明日:指清明节,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西樵:人名。 ②烘(hong):晒。匀(yun):平。着(zhuó):接触。轻茜:淡红色。 ③绣草路:用彩色丝线织成的草鞋印在泥土上。泥香:指泥巴的香味。成片:像一片一样。 ④觅谁侬(nio ron):问是谁?侬:你。和笑走:笑着走了。 ⑤弓鞋:有弓形的鞋底。初倦:刚刚疲倦。 ⑥池簇蒲(chu4 cū)拖柳:池塘里长满了芦苇
踏青游·一春多雨峭寒,欲归未得 注释: 1. 踏青:踏青是春天里的一种活动,即到户外踏青游玩。 2. 多雨峭寒:天气多变,雨水较多,气温较低。 3. 欲归未得:想要回家但还没能回家。 译文: 春天的时节又多雨又寒冷,我打算回家但还没有成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因多雨和严寒而无法回家的困扰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景色、人物的活动以及内心的情感都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踏青游同吷庵,和王晋卿 寒食初过,西园露零清晓。看远接、长堤青草。妒游人,携艳质,翩如飞鸟。且顾影、平桥画栏干畔,微掠镜波双照。 注释:寒食节刚过去,清晨在西园看到露珠晶莹,映照出一片清冷之景。远处的堤坝上绿草萋萋,令人羡慕那美丽的景色。我独自欣赏着眼前美景,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源隔桃花,何须更夸仙岛。但是目极、茜霞红绕。兴将阑,魂欲断,欢娱时少。渐日晚、渔舟自寻归路,莫与外人闲道。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