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三首 其二

暝烟寒飐秋星碧,低低傍帘穿户。
露洗还明,风吹不灭,团扇轻教黏住。
迷藏院宇,正蟾月窥人,又无寻处。
画烛银屏,坠欢空有碎蛩诉。
清宵漏长梦阻,悄惊梧叶下,凉影飞度。
瘦竹虚廊,枯兰断甃,曾照离魂归去。
相思更苦,任尘黯书灯,练囊谁贮。
解认前生,草根栖暗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三首其二》是清朝李慈铭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深入分析:

  1. 词作背景与作者
  • 时代背景:《台城路三首其二》创作于清朝,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描绘宫廷生活、自然风光或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李慈铭作为清代文人,其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 作者生平:李慈铭(1763-1829),字式侯,号石屋老人,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词作的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台城路三首其二》中的“暝烟寒飐秋星碧”等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夜晚氛围。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出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 语言技巧: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如“团扇轻教黏住”,既形象又生动地表达了露水滋润后的团扇更加紧密贴合肌肤的感觉,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孤独之感。如“相思更苦”等句子,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1. 词作的主题思想
  • 离愁别绪:通过对月色、露水的描写,以及画烛、银屏等象征性物品的映衬,词人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无限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自然之美: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这种自然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 文化内涵:词中的意象和文化元素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梧桐树、月亮、秋星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常见符号,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台城路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部充满艺术美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情厚意的抒情佳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和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