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二首 其二

醉缬红绡约翠钿,碧萝笼月伴秋千。
今夜新寒分一半,到郎边。
蛮蜡同心摇翠幌,蜀筝纤手压朱弦。
学啭春莺浑不似,似啼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摊破浣溪沙二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尤侗创作的一组词,共两首。尤侗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和戏曲家,他的作品多具有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深受后人喜爱和传诵。以下是对这组词及其作者的介绍:

  1. 《摊破浣溪沙二首》创作背景
  • 生平与成就:尤侗(1618年-1704年),字展成,一字同人,又号悔庵、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和戏曲家。尤侗的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被顺治帝誉为“真才子”,康熙帝则称赞他“老名士”。他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工作,并撰写了《西堂全集》。
  • 作品风格:尤侗的诗词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其作品在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慨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词作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摊破浣溪沙二首 其二》内容解读
  • 主题探讨:第二首《摊破浣溪沙》主要表达了一种哀愁的情绪,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情感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怨。诗中的“无限翠颦低远岫,几番红泪上横波”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忧愁的面容。
  • 象征与隐喻:在这首诗中,燕子楼和鹧鸪啼成为了象征爱情消逝的意象。燕子楼中的燕子飞走了,鹧鸪在屏风外啼叫,这些场景不仅反映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无奈,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通过这样的象征和隐喻,尤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 情感表达:诗中的“唤哥哥”和“学啭春莺浑不似,似啼鹃”等句子,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哥哥”既是对爱人的呼唤,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啼鹃”则寓意着悲伤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爱情失落时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代传诵:尤侗的《摊破浣溪沙二首 其二》自问世以来,就被广泛传诵。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成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对其赞不绝口,称其为“绝妙好词”。
  • 后世影响:尤侗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诗歌领域,他的戏剧作品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戏曲理论和创作实践也为后来的戏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尤侗的《摊破浣溪沙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情感充沛、意境深远的词作,也是尤侗个人艺术风格和生活经历的集中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尤侗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