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诸帅并云龙,吾祖于公望独崇。
自为苍生辞里闬,早盟白水励臣躬。
肃清闽浙中原定,收复回疆朔漠空。
西望海天云黯淡,尚留遗恨在孤衷。
左文襄公挽词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左文襄公挽词 其二》为清代诗人曾广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曾广钧祖父左文襄公(即左宗胜)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背景与创作动机:曾广钧,晚清民国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创作《左文襄公挽词 其二》时,他可能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影响,想要通过文学的形式纪念和缅怀曾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诗歌内容解析:从诗中“中兴诸帅并云龙,吾祖于公望独崇”可以解读出,曾广钧认为在他家族中,只有他的曾祖父左文襄公最为杰出,被后世高度敬仰。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先辈的敬仰,也暗示了左氏家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而“自为苍生辞里闬,早盟白水励臣躬”则描绘了曾文襄公为了百姓的福祉,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自己的舒适生活,投身到为国家和民众服务的行列中。
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技巧:曾广钧运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通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诗句来表达情感。例如,“榕峤忽传飞电到,松心竟为岁寒凋”中的对仗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增强了语言的力度和深度。这种严谨的结构安排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左文襄公挽词 其二》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一次深刻体现。它不仅展现了曾广钧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以及人们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个人情感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