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赠云娘

蝶板长裙惹紫烟。
落花流水叹经年。
未飘到蝶已闻蝉。
几度倚声同脉脉,一时顾影自翩翩。
有人唤作广寒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赠云娘》是清代诗人曾廉所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
  • 曾廉简介: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人。他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了编修《大清会典》的工作。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曾廉上书朝廷,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的行为。在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并企图侵犯辽边的背景下,曾廉也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1. 诗词原文
    蝶板长裙惹紫烟,落花流水叹经年。
    未飘到蝶已闻蝉,几度倚声同脉脉,一时顾影自翩翩。
    有人唤作广寒仙。

  2.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浣溪纱·赠云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凄婉的美。诗中的“蝶板长裙惹紫烟”与“落花流水叹经年”共同构建了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画面,展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和哀愁。
  • 情感真挚:诗中的“未飘到蝶已闻蝉”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寂寞感,而“几度倚声同脉脉,一时顾影自翩翩”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自省。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曾廉的这首词虽然不是其最出名的作品,但也显示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浣溪纱·赠云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历史背景:该作品创作于清末,当时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曾廉的这首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曾廉的诗词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韵律美。如“蝶板长裙惹紫烟”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主题丰富:除了表现个人的哀愁外,曾廉的诗词还涉及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多重主题的表现使得他的诗词具有更广泛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了解《浣溪纱·赠云娘》之后,读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 研究背景:深入了解曾廉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鉴赏技巧:学习如何欣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可以提升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 比较研究:通过与其他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的诗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关于文学风格、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的共通之处和差异性。
  • 现代诠释:探讨现代学者对于《浣溪纱·赠云娘》的诠释和解读,可以增进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

《浣溪纱·赠云娘》作为曾廉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窗口,让我们能够透过历史的迷雾,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