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不作桐城逝,海内骚坛委寒灰。
龙蛰虎潜断吟啸,坐令蚯蚓鸣惊雷。
憩红先生颇好事,欲拓诗国疆土恢。
号召英豪执牛耳,大蒐燕冀选龙媒。
走章驰檄遍都市,纷纷吟扎如云来。
较量锱铢判殿最,岂有鱼目还珠胎。
倾身爱才剧如命,酬字金帛布成堆。
达官贵人不好士,先生此举真豪哉。
嗟余楚狂百无用,长安十载餐黄埃。
作碑无钱枉自苦,乞米有帖长空回。
臣朔饥死侏儒饱,古来颠倒何足哀。
偶然涂抹为新句,画眉深浅乖时裁。
鬟髻飘零有谁惜,锥刀角逐吁可咍。
豚蹄果遂篝车祝,一笑取醉三百杯。
憩红诗课戏题一诗于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憩红诗课戏题一诗于后”是一首由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七绝。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光里,以红纸做书页,用笔写诗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文人墨客们对于诗词创作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杨慎(1488-1559),字升庵,号逸史氏,四川新都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为“明代三大文学巨匠”。杨慎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诗文作品广受欢迎,被后人传颂不衰。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憩红诗课戏题一诗于后
碧纱橱里紫微花,
绿绮琴边白玉杯。
闲把红笺书小字,
笑将青眼看群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展示了文人墨客们的高雅情趣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憩红诗课戏题一诗于后’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杨慎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