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眼心如熏,幸遇尧舜君。
胡不力耕凿,康衢歌放勋。
岂有有虞弦,不被南风薰。
天地有所憾,群圣补救勤。
夙夜犹病诸,正谓常殷殷。
吁嗟兮薄俗,藉口于子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蓄眼心如熏,幸遇尧舜君。
胡不力耕凿,康衢歌放勋。
岂有有虞弦,不被南风薰。
天地有所憾,群圣补救勤。
夙夜犹病诸,正谓常殷殷。
吁嗟兮薄俗,藉口于子云。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 其六’是清代诗人过鸣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六》的全文如下:
蓄眼心如熏,幸遇尧舜君。胡不力耕凿,康衢歌放勋。
岂有有虞弦,不被南风薰。天地有所憾,群圣补救勤。
夙夜犹病诸,正谓常殷殷。
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过鸣冈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也反映了他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思考。诗中通过引用“尧舜君”与“文王之德”,强调了以仁爱治国的理想状态;而“康衢歌放勋”则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具有普遍价值的思考。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六》是过鸣冈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