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雨香弟七十寿

荷院风回,柳堤波暖,今朝何处行觞。
华发苍颜,倦游好是还乡。
回首多少风尘事,共麻姑阅尽沧桑。
最难忘,太液池边,一舸招凉。
吾家艺事凭谁继,纵香沉梦杳,旧谱难详。
比竹调丝,于今独擅词场。
阶前兰玉森森立,博欢颜踏舞成行。
惜年光。
笑指西湖,头白鸳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高阳台·雨香弟七十寿》是一首描绘词人对故居怀旧之情的古典诗词。这首词通过描绘荷花池塘边的美好景色以及词人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高阳台·雨香弟七十寿》的作者许宝蘅,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宝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都值得深入探究。通过对他的生平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意涵和情感寄托。

《高阳台·雨香弟七十寿》中,“荷院风回,柳堤波暖”这两句,生动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而“华发苍颜,倦游好是还乡”,则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种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一种情怀。

《高阳台·雨香弟七十寿》中的“回首多少风尘事,共麻姑阅尽沧桑”,不仅表达了词人对于历史的回顾,也体现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的经历与感悟。这种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高阳台·雨香弟七十寿》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抒情之作,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

《高阳台·雨香弟七十寿》不仅是一首表达词人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示了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深度。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深入了解和研究这首词,无疑是一次美妙的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