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过燕市。
问旧时,洒徒零落,悲歌何似。
挥策黄金台上去,凭眺东方王气。
有烟树,迷茫无际。
层叠云山遮不断,莽尘埃郁向前头起。
谁挥洒,新亭泪。
言愁我始欲愁矣。
试领略,红羊余劫,铜驼遗事。
尽有樱花供客笑,此调丝竹清美。
争难遣,有涯身世。
肮脏孤怀忧患种,对斜阳,芳草添羁思。
归去也,荡云水。
金缕曲 出都留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出都留别是许宝蘅创作的一首词作。该作品反映了作者因应试未第而由徽州父亲府署赴北京应顺天乡试,在思想受极大震动的同时,仍怀有报国之心,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许宝蘅的《金缕曲·出都留别》是清朝中叶文学的代表之一。词中通过描绘作者走马燕市的景象、旧时酒徒的零落与悲歌以及挥策黄金台上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都风貌,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场文化与历史的对话。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金缕曲·出都留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它记录了一个特定时期文人的心态变化,尤其是作者的思想转变和情感经历。通过对这一时期文人心态变化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社会的变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因此,这首词不仅对于当时的读者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研究视角。
从艺术成就方面来看,许宝蘅的《金缕曲·出都留别》是清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之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技巧,使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独树一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宏大的历史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不仅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创造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金缕曲·出都留别》作为许宝蘅的重要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以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成为研究清代文人心理状态和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词,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灵感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