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词十二首 其十

宛转新诗当忏文,心香一瓣对天焚。
波沉潭底深千尺,春到人间少一分。
幽怨早知衔石阙,吉祥还望现昙云。
夜台寂寞应思我,安得相逢李少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春词十二首 其十》是清代诗人张洵佳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及其含义:诗的原文为“宛转新诗当忏文,心香一瓣对天焚。波沈潭底深千尺,春到人间少一分。”这几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与无奈,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春天到来却少了一分的惆怅。

  2. 作者介绍:张洵佳(约公元1754年—约公元1830年),字子寿,号南云,又号石田,安徽歙县人。他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诗词歌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初至乾隆年间的多个历史阶段,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3. 作品鉴赏:张洵佳的这首《伤春词》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反映了他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述和内心的哀叹,展现了一个文人在面对自然更替时的情感波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波沈潭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春到人间少一分”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的认识。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哲理的一种思考与表达。

《伤春词十二首 其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感受,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张洵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成功地将个人的感受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