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安平子万并寿

束发诵汉史,仰止博陵崔。
亭伯既翩翩,子玉亦多才。
实也少沉静,卓然出尘埃。
惟读政论篇,不能不徘徊。
文以严致平,兹言何为来。
王道尚宽仁,岂尽欺我哉。
解网非罢软,斯民良可哀。
子真激一时,无乃未细裁。
陈君宰兹土,膏泽日益培。
借问何以治,闻赋山有台。
申韩非我学,视民如婴孩。
一破崔生论,俾我心目开。
君常持此念,阳春为君回。
心与造化游,千秋常恢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陈安平子万并寿》是清代诗人陆陇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陆陇其在赞扬陈安平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治理的深切关怀。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诗歌主题与背景
  • 作者陆陇其: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及第,历任江苏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和监察御史等职。陆陇其在官场上以循吏著称,学术上专宗朱熹,排斥陆王学派,被后人推崇为吕留良的后学。
  • 创作背景:《赠陈安平子万并寿》的创作背景是在康熙年间,当时陆陇其作为地方官员,通过诗歌形式向陈安平表达敬意与祝福。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陆陇其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对政治治理有所感悟时所作。
  1. 诗歌内容解析
  • 开头两句:诗的首句“束发诵汉史,仰止博陵崔”,展现了陆陇其一出生入世的志向和深厚的学识根基。这里的“束发”指的是古代成年礼,而“汉史”则指汉代的历史,体现了陆陇其的家学渊源。
  • 中间部分:诗中的“亭伯既翩翩,子玉亦多才”,赞美了陈安平不仅文采风流,而且才华横溢。这里的“亭伯”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名士或文人,而“子玉”可能是对陈安平的一种亲昵称呼。
  • 结尾两句:“实也少沉静,卓然出尘埃。惟读政论篇,不能不徘徊。文以严致平,兹言何为来”,表达了陆陇其对于陈安平在政治治理上的深刻理解和赞赏。陆陇其认为陈安平能够以严谨的态度处理政务,这种态度正是他希望陈安平能够继续保持的。
  1.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陆陇其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典雅庄重的语言,体现了他的儒家学者风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紧凑,前后呼应,通过对陈安平的赞美,表达了陆陇其在政治治理上的期待和祝愿。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诸多意象,如“汉史”、“亭伯”、“子玉”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展现了陆陇其的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

《赠陈安平子万并寿》不仅是一首赞美诗,也是陆陇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理念和个人情感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到陆陇其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也能够深入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