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别苏戡

锦瑟年华,黄骢客子,一春同搁刀环。
曾几番游,匆匆烛灺歌残。
分明故唱贞元曲,忆当时、朝士衣冠。
自依然。
别去春明,出去阳关。
诸君不少何戡在,更旗亭贳酒,赌取双鬟。
急管繁弦。
无端枕簟先安。
江南倦客归欤未,唱玲珑、让我孤还。
没心情,白下莺花,白下江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别苏戡》是陈衍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回忆与苏戡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陈衍(1858-1938),字叔伊,号石遗,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他是一位近现代的诗人、词人和学者,其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2. 词作原文
    锦瑟年华,黄骢客子,一春同搁刀环。曾几番游,匆匆烛灺歌残。分明故唱贞元曲,忆当时、朝士衣冠。自依然。别去春明,出去阳关。 诸君不少何戡在,更旗亭贳酒,赌取双鬟。急管繁弦,无端枕簟先安。江南倦客归欤未,唱玲珑、让我孤还。没心情,白下莺花,白下江山。

  3. 主题思想: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朋友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分别后各自生活状态的思考。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及分别时的情景,词人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这种感情的珍视。

陈衍的《高阳台·别苏戡》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词,也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它让人们思考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惜,以及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变迁和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