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

药烟袅罢,炉灰画尽,城上戍火半灭。
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秋衾胜铁。
差喜而今身较健,奈妇病、吟声酸切。
惹一派、绕砌啼螀,怨苦替人说。
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
秋当浓处,月将圆夜,拥棹沉吟旋辍。
算不如春里,雨雨风风过时节。
偏逢着、五湖霁景,万斛晴光,洞庭秋喷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归·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是清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

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也值得深入探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豪放、情感丰富。陈维崧的诗歌多反映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八归·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正是这一风格的体现。
  • 作品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中的“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困境,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
  • 文化价值:《八归·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蕴。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清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美学追求。
  1. 诗歌原文
  • 诗句赏析:全诗以“药烟袅罢,炉灰画尽,城上戍火半灭。”开篇,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其中“城上戍火半灭”暗示了战争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 人物情感: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到“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秋衾胜铁”,通过这些诗句,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结尾意境:“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这几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旅行的憧憬,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如“秋夜”、“戍火”、“秋衾”、“霜篷雾箬”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感。
  • 修辞技巧: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如将人比作“瘦人如菊”,“秋衾胜铁”,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结构安排:全诗结构严谨,由景入情,再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使得诗歌既有外在的描绘也有内在的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八归·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不仅是陈维崧个人的一首佳作,更是清朝诗歌艺术的典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还可以从中汲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