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

寻常隔岁,预商量、赏玩来年元夕。
燕未衔将泥便软,糁遍莲钩綦迹。
满院烧红,九衢漾碧,万斛幽辉湿。
东风几阵,暗吹此事成昔。
今夜潋滟深杯,玲珑低唱,难把愁兵敌。
误了玉梅花底约,只做凤城羁客。
归路三千,春宵十五,谁递他消息。
旧家何处,月华人面同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是清代著名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长安元夕的盛景,通过词人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热闹而美丽的节日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陈维崧,字其年,号迪陵,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尤以诗词见长。他幼年即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并参与修撰《明史》。在词坛上,他的创作影响深远,尤擅长词及骈体。
  2. 作品原文:寻常隔岁,预商量、赏玩来年元夕。燕未衔将泥便软,糁遍莲钩綦迹。满院烧红,九衢漾碧,万斛幽辉湿。东风几阵,暗吹此事成昔。今夜潋滟深杯,玲珑低唱,难把愁兵敌。误了玉梅花底约,只做凤城羁客。归路三千,春宵十五,谁递他消息。旧家何处,月华人面同白。
  3. 作品鉴赏:这首词通过对长安元夕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节日的繁华与热闹。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满院烧红”、“九衢漾碧”、“万斛幽辉湿”等,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同时,词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清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在欣赏这首词时,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 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以及这些因素对词作的影响。
  • 分析词中所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的情感。
  • 探讨陈维崧的词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念奴娇·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节日盛景的词,更承载着词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的文学艺术,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