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乐 秋夜

水边小弄靠烟廊,秋宵正掩书窗。
忽有人声,飘来画墙。
不辨衣香水香,太微茫。
分明有个,玉簪花底,暗舀新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兴乐·秋夜》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他的词作尤其擅长,尤长于词及骈体。他的诗词在艺术风格上,既继承了婉约派的传统,又吸收了豪放派的要素。
  2. 作品原文
    水边小弄靠烟廊,秋宵正掩书窗。
    忽有人声,飘来画墙。不辨衣香水香,太微茫。
    分明有个,玉簪花底,暗舀新凉。
  3. 作品赏析:这首《中兴乐·秋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秋夜景色的宁静与幽美。词中“水边小弄靠烟廊,秋宵正掩书窗”两句,通过细腻的画面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秋夜之中。而“忽有人声,飘来画墙”则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声音带来的惊喜与意外感。整首词不仅具有优美的意境,更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之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中兴乐·秋夜》不仅是陈维崧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