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甲子(民国十三年))

正疏帘挂午,曲沼通凉,倦客江南。
梦远龙沙雪,带霜蹄十万,酒褪春衫。
故人旧同游处,青绿满生缣。
问莺老西湖,云迷渭水,幽恨能添。
停骖。
送斜照,认碎玉泉流,潭柘精蓝。
对影空凝睇,料禅香诗鬓,轻付尘淹。
蓟门几丛烟树,飞雨暗花龛。
怕细语天风,惊回怨鹤秋睡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旧游(甲子(民国十三年))》是一首由北宋黄庭坚创作的诗歌,而非南宋的词牌名。该诗描绘了作者在洛阳时的一段美好回忆,展现了当时酒楼的繁荣景象和诗人的豪情壮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1. 创作背景:据记载,《忆旧游》的创作大约是在北宋崇宁三年,即公元1104年左右。此时,黄庭坚还是一名年轻的文学才子。

  2. 文学特色:此诗是黄庭坚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风格所创作的草书作品。它采用了草书这种独特的书写形式,使得整首诗更加流畅、自由。通过草书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3. 文化影响:《忆旧游》不仅作为书法艺术被后人传颂,还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在中国文化中,草书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技巧,它还蕴含着深邃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忆旧游(甲子(民国十三年))》作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对其个人文学成就的一种展示,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