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子熟雁初归。来着罗衣。
去着罗衣。漳兰经雨药苗肥。
此日芳菲。旧日芳菲。
蔷薇花瓣坠清溪。远向湖西。
竟到湖西。五更风急闹鸣鸡。
行也孤恓。住也孤恓。
一剪梅 秋情(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剪梅·秋情》是明朝末年徐籀所作的一首词,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
在《一剪梅·秋情》中,徐籀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例如,“水瘦山焦万树囚”形容秋天的景色,用“水瘦”和“山焦”两个词语,既描绘了秋天水色的变化,又暗示了大自然的萧条与凋零。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也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中的“霜女侵篝,云子平畴”通过霜女的侵扰和云子的平畴,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冷清和寂寥。而“天涯恨杀觅封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一剪梅·秋情》中的意象丰富,如“葡萄子熟雁初归”中的葡萄子象征着成熟,而雁初归则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意。
《一剪梅·秋情》不仅是一首抒情诗,还包含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例如,“望断书邮”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书信往来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牵挂。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一剪梅·秋情》作为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徐籀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学才能,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