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钗 春闺

东风恼。
莺声小。
弄春杨柳丝丝袅。
梦流连。
见何年。
倩个归鸿,一寸香笺。
传。
传。
花时早。
欢情少。
分钗可惜妆台老。
枕双鸳。
几曾眠。
且近金笼,鹦鹉能言。
前。
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分钗·春闺》是清代著名词人徐灿的作品,属于古典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下面对这一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徐灿,字湘蘋,又号明霞、明深,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市)人。他早年颖悟,通晓书史,尤其喜爱吟咏诗词。在康熙年间,他被陈之遴奉旨归骨,并晚年学佛,更号紫䇾。徐灿的词作在当时就受到广泛的赞誉,被陈维崧誉为南宋后闺秀第一。

  2. 作品原文:东风恼,莺声小。弄春杨柳丝丝袅。梦流连,见何年。倩个归鸿,一寸香笺传。花时早,欢情少。分钗可惜妆台老。枕双鸳,几曾眠。且近金笼,鹦鹉能言前。

  3. 作品赏析: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东风闹,莺声细”营造了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弄春杨柳”和“梦流连”展现了词人的闲适生活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词中“见何年”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而“倩个归鸿,一寸香笺传”则透露出词人渴望传递消息给远方亲人的愿望。最后,“花时早,欢情少”反映了词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体上,《惜分钗·春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惜分钗·春闺》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了解清代文化和徐灿个人经历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的创作风格。

相关推荐